粮食质量“守门员”吴婷婷:质检台前的用心守护

![]() |
吴婷婷正在进行小麦容重检测。单位供图 |
7月的河南唐河,热浪灼人。在中储粮怀化直属库驻唐河县某粮库收购点的质检室内,吴婷婷的身影始终忙碌着。她将同事从送粮车上扦取过来的小麦样品,逐一进行分样、检测,每一个步骤都全神贯注,一丝不苟。
这是中储粮湖南分公司跨省支援河南小麦最低收购价工作中,一位质检员日复一日的坚守图景。吴婷婷用精准的数据和无声的坚守,在方寸质检台前,牢牢守护着入库粮食的质量安全。
精准毫厘间,严把入库粮食第一关
“质量是底线,差0.1个百分点都不行。”吴婷婷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每一份由扦样组同事送达的样品,都将在她手中经历一场严格的“体检”。她严格遵循分样、检测的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,最终得出一组组精准数据。入库小麦的国家标准是她心中的铁律,这直接关系到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否精准落地,也关系送粮农户切身利益,更关乎入库粮食质量检测的准确性、公正性、可追溯性。
面对日均30余车的检测任务,吴婷婷练就了独特的“时间折叠术”。
“像毒素检测,仪器启动后有一个固定的运行时间,”她边操作边解释,“我会利用这间隙,同步进行分样或处理其他非定时项目。”效率源自吴婷婷对流程的精熟与无缝衔接。
更令人动容的是她“今日事今日毕,明日事今日备”的坚持。当夜幕降临,库区渐归宁静,质检室的灯常常亮至深夜。她细致核对完当日所有检测台账后,又伏案为次日首批入库的车辆准备好预检单。“头一天把准备工作做足,第二天流程就能更快,农民兄弟就能少些等待的时间。”这盏深夜长明的灯,是粮食质量防线上最执着的守望。
迎难而上敢担当,工作使命驻心间
支撑这份精准与执着的,是吴婷婷柔韧肩膀上的担当。
38岁的她,是五位年逾古稀、体弱多病老人的依靠,也是两个异地求学孩子的母亲。
支援河南之前,她刚结束在湖南衡阳长达一年多的跨区驻库工作。那段日子,家庭正经历风雨考验:公公确诊肺癌,85岁高龄的奶奶紧急进行肠癌手术。领导曾关切询问是否需要调回怀化中心库工作,她思虑再三后选择了坚持:“既然决定出来了,我就会克服一切困难。换别人来,谁家没有难处?”
今年6月,当援豫的号角吹响,她又一次主动在报名表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。临行前,父亲反复叮嘱她注意安全,言语间满是牵挂。每晚与女儿视频,孩子那句“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”总让她心头一软,但放下手机,她便将思念深藏,将全副精力投入质检台前。对她而言,每一次精准的检测,都是对“爱岗敬业”的承诺,也是对远方家人最好的交代。
异乡温情浓,同心共筑粮安梦
在异乡的奋战中,团队的温暖是吴婷婷砥砺前行的力量。
一个寻常的傍晚,吴婷婷因处理最后几份样品稍晚来到食堂。科长唐学召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末蒸蛋放在她面前,“快坐下,趁热吃。”他笑着招呼道。
原来,中午吴婷婷女儿打来电话祝妈妈生日快乐时,细心的唐学召恰好在一旁听到。这碗看似普通的家常菜,在离家千里、肩负重担的生日夜里,瞬间击中了吴婷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。
“一进来看到这个,就有种家的感觉,真的很温暖。”她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。这份来自领导和同事细腻的关怀,让她倍感珍贵。
更让吴婷婷感动的是团队的高效协作精神。“这次到河南来的同事,虽然有些原来不太熟悉,但大家目标一致,拧成一股绳。”吴婷婷特别提到,其他岗位的同事完成自己任务后,常常力所能及地主动前来协助她。“都是为了完成好收粮任务,这种团结协作的氛围让人干起活来特别有劲。”这种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,是怀化直属库驻唐河县某粮库收购点日均入库2000多吨粮食的重要保障。
“双证”砺匠心,勤学守得仓廪安
从去年12月才转岗担任质检员的“新兵”,到如今在河南夏粮收购一线独当一面的骨干,吴婷婷的底气来源于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持续的学习精神。她手握两张含金量十足的证书:中级保管员资格证和中级检测员资格证。
“没有诀窍,全靠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和实操锻炼。”谈及专业成长,她的回答朴实而有力。书本知识是基础,她翻烂了专业书籍,将复杂的流程和标准刻入脑海。更关键的是在实践中求真知。遇到检测中的疑难问题,她从不含糊,或查阅资料,或在质检员微信群里虚心向前辈们请教。
“干这行,就得坚持学习,不断锻炼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她将中储粮“宁流千滴汗,不坏一粒粮”的庄严承诺,内化为对每一份数据、每一粒粮食的敬畏。这份精益求精的匠心,让她在精密仪器构筑的方寸之地,为粮食收购筑起了坚实的质量堤坝。(罗惟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